番外28证据(2 / 2)

厅里厅外的韦府下人们全都不知所措,这京城中谁人不知锦衣卫的威名,连他们的主子都被押走了,他们又如何敢阻拦锦衣卫。</P>

下人们的心里一个个都拔凉拔凉的,树倒猢狲散,一旦主子被治罪,连他们这些下人都会被发卖,前途堪忧!</P>

一种不安的气氛如湖面上的涟漪随风荡漾了开去。</P>

今日被查抄的不仅仅是韦府,锦衣卫的人马也到了李大人、刘大人这四位大人的府邸,这些府邸全都被封、被查、被抄。</P>

锦衣卫此举犹如数块巨石落入原本平静的湖面,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整个京城霎时哗然。</P>

从先帝在位起,京中上下就从来没有见过锦衣卫有这番大动作,尤其是被带去诏狱的韦敬则、李大人、刘大人等个个都是朝中的重臣,有尚书、有侍郎、有御史……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是朝廷的肱骨之臣。</P>

内阁的其他几位阁老自然也得了消息,当天就去了张首辅府上,户部尚书许佥提出他们要不要连夜进宫去求见新帝,但是被张首辅压下了。</P>

顾玦登基才寥寥数月,但是几个阁老与他接触最多,从他平日里的行事作风,对这位新君的性情已经有了五六分了解。</P>

顾玦这个人处事的手段可谓杀伐果决,却绝对不是一个暴君,他不会师出无名。</P>

他今天让锦衣卫如此兴师动众地大动干戈,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P>

张首辅这么一说,其他几位阁老也是认可的,都决定先静观其变,各归各府。</P>

这一晚对不少朝臣来说都是一个无眠之夜,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人一夜惊醒了好几次,生怕自家大门被锦衣卫敲响。</P>

第二天早朝时,金銮殿上气氛有些怪异,左副都御使在众臣微妙的目光中义正言辞地提起了昨日锦衣卫查抄各府的事,又表达了他对此的不赞同:</P>

“皇上,大齐有法度,依法治国,便是臣子有罪,也应该按程序由京兆府或大理寺彻查,皇上实在不该令锦衣卫无故拿人,闹得人心惶惶!”</P>

朝臣们神情各异,他们也都知道左副都御使与韦敬则素无往来,这老头子一向是个老古板,为官耿直清廉,有什么就说什么,几十年如一日。</P>

韦敬则一党的几个官员彼此暗暗地交换着眼神,觉得这是个好几会。</P>

于是,三四个文官相继出列,纷纷附和着:“臣附议!”</P>

“韦大人、李大人他们为官多年,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现在锦衣卫无凭无据,说查抄就查抄,实在让人心寒!”</P>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想让新帝释放韦敬则等人。</P>

众臣都在观察着顾玦的反应。</P>

坐于龙椅上的顾玦神色平静,连眉梢都没动一下,他也不跟下面的几人多说,先把裴霖晔给招了过来。</P>

今天上朝,裴霖晔和昨天一样穿着那件大红麒麟服,本就鲜艳的衣袍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映衬下越发夺目。</P>

裴霖晔对着顾玦抱拳行礼,接着就开始禀报昨日在韦府搜查的结果,陈述韦敬则的几大罪状:</P>

第一,结党营私。</P>

第二,借着吏部尚书之职任人唯亲,私下修改地方官员的考绩。</P>

第三,私放二十万印子钱,与民争利。</P>

第四,贪污受贿,地窖藏金二万余两、银百万两。</P>

……</P>

裴霖晔足足数落了韦敬则的八大罪状,还把从韦家书房的夹墙里搜出的一些账册也交了上去,里面一笔笔地写明了韦敬则与其他一些官员贪污受贿的明细。</P>

此外,裴霖晔还交出了从李大人、刘大人等官员的府里抄出来的罪证。</P>

于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朝中又有十余名官员也牵扯到了这桩案子里。</P>

金銮殿上陷入一片死寂,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止了,尤其是那些被裴霖晔提到名字的官员们全都冷汗涔涔,狼狈得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P>

唯有顾玦与裴霖晔面色如常。</P>

顾玦吩咐裴霖晔道:“把查到的罪证交给内阁和三司看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P>

“……”</P>

“……”</P>

“……”</P>

众臣的表情更复杂了。</P>

他们之前以为新帝要查韦敬则一党是因为韦敬则的次子涉及舞弊案,却没想到新帝不查舞弊案,反而让锦衣卫剑走偏锋地查了韦敬则一党的其他罪状。</P>

韦敬则是仁宗皇帝时的老臣了,当时任吏部左侍郎,后来先帝顾琅登基后,他得顾琅赏识,升为吏部尚书,也是内阁次辅,风光无限。</P>

其他朝臣也都知道韦敬则仗着他是三朝元老,倚老卖老,是有些结党营私的,却没想到他竟然犯下了这么多触目惊心的罪状。</P>

仅仅是韦敬则所犯的第二条罪状就是为官者的大忌,足以让他发配三千里了。</P>

现在这么多的罪证摆在了众人眼前,无论锦衣卫是用什么方式查出来的,任何人都没法再说顾玦令锦衣卫无故拿人了。</P>

金銮殿上更静了,鸦雀无声。</P>

顾玦平静地又道:“此案也交由三司会审,众位爱卿可有异议?!”</P>

异议?!</P>

众臣全都像是哑巴似的,他们哪敢有异议啊。</P>

连刚才还正气凛然的左副都御史都默默地回到了队列中。</P>

像韦敬则犯下的这些罪状,就是新帝下令把他直接拖下去斩首,别人也不敢为他求情,免得连自己也成了嫌疑人。</P>

真正头疼的人是三司。</P>

光是今天马上要开堂审理的舞弊案就够让人头疼了,接下来,韦敬则一党的案子也会是一桩震动朝堂、震动大齐的大案。</P>

而且,涉案人数比舞弊案还多,也势必会牵连到不少人。</P>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觉得这桩案子盘根错节,怕是忙上一个月也忙不完,接下来他们又要加班了。</P>

既然殿上的百官都不说话,顾玦就姑且当作他们是认可自己的想法,轻拍了下扶手道:“裴霖晔,你把这些账册、书信都交由三司,由三司会审。今天锦衣卫就把帐册中所涉及的人员全部拿下,该查就查,就封就封。”</P>

最后一句话听得几个原本就快吓破了胆的官员脚下越发虚软。</P>

突然,其中一个矮胖的中年官员两眼一翻,往一侧倒了下去,头颅重重地磕在了金砖地面上。</P>

很显然,他是被生生吓得晕厥了过去。</P>

所有人皆是默然,都知道这位华大人的名字也在账册上,他现在也等于是个半死人了。</P>

顾玦视若无睹地扫视了下方的群臣一番,丢下“退朝”两个字,就直接起身走人了。</P>

下方传来群臣整齐划一的声音:“恭送皇上!”</P>

顾玦信步从高高的宝座上走下,绕到了金色的雕花屏风后,一眼就看到前方一身紫色襦裙的沈千尘俏生生地站在那里,对着他灿然一笑,一瞬间,仿佛满树桃花倏然绽放,娇艳欲滴。</P>

“我来伺候你更衣。”小姑娘笑眯眯地说道,手里捧着一袭紫色的直裰,这是为顾玦准备的。</P>

两人昨天就说好了,等今天早朝退朝后,就一起出宫去大理寺听审。</P>

“好!”顾玦眸中的清冷不再,笑容温润,与刚才坐在龙椅上时判若两人。</P>

骤然间,他从一个帝王变成了她的夫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