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天命(2 / 2)

屋子里的光线不太好,书案上点着一个烛台,烛光照亮了书案,书案正中放着她抄了一半的佛经,除了笔墨纸砚外,旁边还堆着一摞摞的《地藏经》、《金刚经》等经书。</P>

楚千凰拿起一支狼毫笔,沾了沾墨,开始把她做的那些梦按照时间线一点点地写下来,梳理着梦境中展示的一些事件。</P>

起初,梦境与现实一模一样,直到去年春天,一些事开始发生了细微的偏差,再后来,偏差越来越大,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局面。</P>

楚千凰一边写,一边回顾,一张纸写不完,就写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偶尔她会提笔在某些事件上划上一条波浪线,偶尔她会回头撕掉其中的几张。</P>

地上的随纸屑如柳絮般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散了一地。</P>

半个时辰后,楚千凰终于扔掉了手中的笔,纤细的手指紧紧地攥着其中一张绢纸,目光落在某一行字上。</P>

她目光灼灼地盯着“顾玦的死期”这几个字,仿佛这张纸都快被她眸中的火焰点燃了。</P>

烛光被窗外吹来的风吹得摇曳不已,时明时暗,映得她的眼神与表情皆是高深莫测。</P>

这部小说是以乌诃迦楼为主角的,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P>

从前,楚千凰一直没太过在意现实与梦境的一些差异,毕竟这是大齐的事。</P>

这些差异不过是她这个蝴蝶轻轻振翅,才导致大齐的一些人、一些事发生了变化,仅此而已。</P>

对于乌诃迦楼而言,出使大齐也只是他人生中很短暂的一段经历,大齐这边多死一个人或者一个该死之人活了下来,根本不会影响到大局。</P>

归根究竟,关于乌诃迦楼的那一部分剧情并没有受到影响:</P>

比如,乌诃度罗篡位登基了;</P>

比如,乌诃迦楼被追杀,之后下落不明……</P>

所以,楚千凰一直觉得乌诃迦楼肯定没死,他肯定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蛰伏着,有朝一日,就会复辟,就会夺回属于他的皇座!</P>

楚千凰对此十分坚信,无数次她有所动摇时,她都是这么劝服自己的。</P>

但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大齐皇帝是顾琅,必须是顾琅才行。</P>

小说中,大齐皇帝顾琅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痴迷长生的废物。</P>

在宸王顾玦薨了后,顾琅没了人制约,就越发昏庸,废太子,宠道士,任由那些妖言惑众的道士在朝堂中搅风搅雨,不过短短几年,大齐江山日暮西下,有了大厦将倾之势头。</P>

再后来,乌诃迦楼亲率南昊大军渡江北上,一路打到了京城。</P>

按照小说的描述,乌诃迦楼文武全才,用兵如神,是上天赐予昊国的天命之子,注定登泰山之巅,一统南北天下,成就千古一帝!</P>

说得难听点,也是昏君顾琅成就了乌诃迦楼的宏图霸业。</P>

可现在,大齐的历史彻底变了。</P>

顾琅驾崩,顾玦坐上了帝位,待他坐稳大齐江山,那么乌诃迦楼还能一统南北吗?</P>

这个问题连楚千凰也无法回答。</P>

无论是小说中的描述,还是从她这一年听说的一些事来看,顾玦都是一个惊才绝艳之人。小说中,他的死亡像是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冠军侯霍去病一样,留下了悲壮的一笔。</P>

便是乌诃迦楼回忆起顾玦,也会赞他一句“刚果善断,能决大谋”。</P>

此时再琢磨顾玦这个人,楚千凰不得不感慨,也许死人就是完美的。</P>

小说中的顾玦似乎在北地受了什么暗伤,并没有逼宫,最后英年早逝,所以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只有赫赫战功,于是人人称颂,让他成了一缕完美无瑕的白月光,让后人追忆。</P>

现在的顾玦率大军逼宫了,所以——</P>

是他的暗伤好了,又或是他根本没有暗伤了?</P>

无论如何,顾玦的野心已经彰显了出来,就像明成祖朱棣一样,叔夺侄位,他注定会在史书上为后人所质疑。</P>

也是,顾玦会喜欢像沈千尘这样的女子,他的人品也可见一斑。</P>

什么锅配什么盖。</P>

楚千凰嘲讽地勾下了嘴角,发泄似的将手里的那张绢纸给揉成了一团。</P>

她抬手想要把纸团扔出去,又迟疑了,眸光闪烁。</P>

然后,她又飞快地把那张揉皱的纸展开了,平铺开来。</P>

她的目光再次看向了那行字,这次目光在“顾玦的死”四个字上反复流连。</P>

如果想要修正剧情线的话,那么,唯一的入手点也唯有“顾玦的死”了。</P>

小说中的顾玦是什么时候死的?</P>

应该是最近几月吧。</P>

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的这个顾玦还会不会死?</P>

想着,楚千凰把绢纸的一角放在烛火上。</P>

烛火一下子就点燃了纸张,贪婪地、急速地将纸张吞噬,迅速燃成了灰烬。</P>

她的手轻轻一扬,那些灰烬散开,如一只只黑蝶般在半空中飞舞了起来。</P>

楚千凰的心变得轻松了一点。</P>

如果顾玦像梦中一样死了,剧情线自然就会被修正,回归到小说的主线,那么自己大概也有一条生路了。</P>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P>

楚千凰的心跳怦怦加快,在心里告诉自己,也许她可以再等等。</P>

她相信,她不会无缘无故地穿越这一回,她的穿越肯定是有价值的,是有使命的。</P>

她原本纷乱的心开始渐渐地平静了下来,犹如阳光下的一池静水。</P>

一阵阵暖风再次透过窗户拂了进来,风夹着寺庙特有的香烟味而来,一阵接着一阵,吹在案头的那几摞经书上,书页随风一页页地翻了过去,发出哗哗的声响。</P>

外面隐隐有诵经声若有似无地传了过来。</P>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凝重的气氛。</P>

看着在风中自动翻页的经书,楚千凰突然想起了小说中的一个片段:</P>

虽然乌诃迦楼遭遇了国变,父亲与兄弟全被其叔乌诃度罗所屠,但他自幼习佛法,曾在寺中修行多年,哪怕遭逢大变,依旧保持佛心,没有因此变成一个弑杀之人。</P>

当他攻破大齐京城之时,大齐禁军人人弃械投降,跪地臣服,可谓兵不血刃。</P>

这一夜,经声佛号响彻京城,佛光笼罩天下。</P>

“……佛光笼罩天下。”楚千凰无声地默念着最后一句话,又望向了窗外,夕阳西下,火烧云染红了天空,如火如荼。</P>

夕阳一点点地西沉,日落月升。</P>

这一夜因为没有宵禁变得尤为热闹,半夜还有人家放了烟火,一朵朵璀璨斑斓的烟花映红了沉沉的夜空。</P>

到了第二天,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时,京城就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最早出门的那批人大概就是那些赶着上早朝的朝臣们了。</P>

早朝在停止一个月后再次开启,这也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P>

聚集在金銮殿下方的文武百官们心里多少都有些紧张。</P>

自先帝顾琅驾崩后,顾玦就已经开始处理政务了,只不过关于政务的折子都是先交到内阁,由内阁处理后,再汇报给顾玦。</P>

那段时间,其他人基本上都没机会接触顾玦,也就是每天本本分分、提心吊胆地做自己的事,同时借着顾玦的一些主张来判断、猜测他的行事作风。</P>

君臣之间的磨合总是需要时间的。</P>

因为是新帝的第一次早朝,大部分人也都在观望,出列禀事的人不多,能拖的事也都拖着,所以,今天的早朝还算空闲。</P>

三四个大臣禀了些不轻不重的事后,就无人出列。</P>

殿内沉寂了一会儿。</P>

接着,礼部尚书杨玄善就在众人的目光中出列了,把在心头藏了十几天得事提了:“皇上膝下无子,子嗣关乎社稷。”</P>

此话一出,满堂死寂,所有人都看向了正前方宝座上的顾玦。</P>

历朝历代,皇帝纳妃既是为了绵延血脉,更是为了加强和勋贵朝臣们之间的联系,让重臣为其所用,还可以凭此在朝中布局,让朝臣们互相制约。</P>

身为皇帝,不仅要懂治国,还得懂得御下之术,驾驭臣子。纳妃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P>

这是于君。</P>

于臣也同样有好处。</P>

朝臣们家中的女儿一旦有机会进宫侍君,若是能得圣宠诞下皇子,指不定还有“登天”的这一天。</P>

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P>

所以,众官员们也都对这件事都极为关注,很想看看新帝自己对选妃又是个什么意思。</P>

一些官员的心思已经活络了起来。</P>

在他们看来,顾玦刚登基,估计不会举行大型的选秀仪式了,免得落人话柄,一般都会从朝臣勋贵的家中择妃,所以,这批新人一进宫,就能得个份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