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之彤微微抬起了下巴,白皙的脖颈线条笔直而优美,显得她纤细的身形越发挺拔,优雅如白天鹅般。</P>
她望着眼前这个比她还高了一寸的少女,振振有词地徐徐道:</P>
“以色侍人者,色衰则爱驰。”</P>
“为女子者,品貌德行缺一不可,世家主母还需要再添一样,才。”</P>
她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好几个王妃听着也是若有所思,点了点头。</P>
的确如此。</P>
如果是普通人家娶妻,只要品貌德行尚可,能相夫教子就行。</P>
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就不同了,这要是娶一个不会理家的无才之人,那就是乱家之本。</P>
娶妻不贤,祸三代。</P>
袁之彤依旧看着楚千尘,立刻就感受到周围的气氛发生了一种微妙的改变。</P>
她的腰板挺得更直了,接着道:“我袁家以诗书传家,我幼承庭训,熟读女诫、女训,自小得以亲聆父祖名儒的教诲,后又受业于云林居士。”</P>
“我们袁家是算不了什么,但我也是太后娘娘的外甥女,王妃这样,把太后娘娘摆在哪里!”</P>
袁之彤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自傲于自己的家世。</P>
她从不觉得她有什么比不上楚千尘的地方,不,她明显比楚千尘更出色。</P>
她的父亲位至一州布政使,太后是她的姨母;</P>
而楚千尘的父亲却是一个阶下之囚,甚至于侯府的爵位也不知何时会被皇帝夺走。</P>
她拜于名师之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P>
而楚千尘不过是一个小妇养大的庶女,除了这张脸,楚千尘还有什么拿得出的,她还能拿什么和自己比?!</P>
袁之彤傲然而立,双手在袖中握得紧紧,指甲掐进了柔软的掌心,压抑着心底的羞恼。</P>
楚千尘实在是欺人太甚,既然如此,自己也不用顾忌什么。</P>
此刻的袁之彤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就是要扳回局面,要让对方当众丢脸!</P>
竹棚中,一片肃静。</P>
皇后微微地笑,神色比之前缓和了不少,觉得自己没挑错人。</P>
这个袁之彤还算机灵,知道把殷太后拉出来压楚千尘一筹。殷太后与袁之彤的血缘关系,就是袁之彤在这场博弈中天然的优势。</P>
“外甥女?”楚千尘漫不经心地低笑了一声,反问道,“可令堂不是姓童吗?”</P>
太后姓殷,袁夫人姓童。</P>
也就说,殷太后与已经过世的那位袁夫人根本就不是亲姐妹。</P>
那些王妃的表情一下子就变得兴味起来。</P>
袁之彤脸一热,急切地说道:“家母是太后娘娘的表妹!”</P>
她不说还好,一说,那些女眷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P>
毕竟谁家没有个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呢。</P>
原来这位袁姑娘是殷太后的表外甥女啊!</P>
“母后这些年为了先帝吃斋念佛,对人一向慈爱宽仁。”楚千尘又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怜悯,“哎,罢了,母后高兴就好。这谁家没有个……在民间这叫什么来着?”</P>
琥珀与楚千尘十分默契,立即就接口道:“打秋风的亲戚!”</P>
“噗嗤!”</P>
不知道是谁笑了出来,其他人顾忌皇后没敢笑出声,但也忍不住闷笑起来,肩膀微微抖动着,还有人假装用帕子擦拭嘴角掩饰脸上的讥笑。</P>
可不就是吗?!</P>
一个“一表三千里”的表外甥女就敢左一个“姨母”、右一个“姨母”地唤太后了,这不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吗?!</P>
袁之彤:“!!!”</P>
袁之彤怎么也没想到楚千尘不过寥寥数语又一下子把风向给转变了。</P>
她只觉众人略带讥诮的目光像一根根针一样扎在了她身上。</P>
“袁之彤,”楚千尘笑吟吟地直呼其名,语调不紧不慢,话中的内容却是犀利至极,“你假借母后的名义在我面前狐假虎威,假传懿旨,你真以我现在见不到母后,就没法揭穿你吗?”</P>
竹棚上挂着的一盏盏灯笼散发出柔和的灯光,笼在她脸上,衣裙上,形成一层朦朦胧胧的金辉。</P>
楚千尘依旧在笑,笑容清浅,气质高华,整个人恍若夜空中的一弯皎月,又仿佛一朵天山山巅的雪莲花。</P>
如此的高贵,也是如此的遥不可及。</P>
袁之彤:“!!!”</P>
袁之彤瞳孔猛缩,在短暂的愣神后,连忙道:“胡说!王妃你不能这样往我头上泼脏水!”</P>
这一瞬,袁之彤的心有些乱了,不知道楚千尘是真的知道,还是在诈自己。</P>
不可能的,楚千尘自赏花宴后就再没进过宫,她不可能知道的。</P>
袁之彤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指甲把掌心掐得更紧了,眼圈发红,大概也唯有她自己知道藏在心底的恐惧与不安。</P>
“你不是说,母后让你传口谕吗?”楚千尘随手抚了下袖子,云淡风轻,“那就说说吧。”</P>
“……”袁之彤微启唇,喉头发紧。</P>
她白天跟宸王说殷太后托她带话,只是想借此跟宸王搭上话,不过是私底下的事。</P>
现在这么多王妃、公主都在场,万一被人发现她所言有虚,那就是假传口谕之罪,连皇后也保不住她。</P>
袁之彤抿着唇,迟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