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1 / 2)

汉阙 七月新番 3040 字 23天前

(新的一周,求推荐票啊)</P>

“我为何想去西域……”</P>

任弘想了想后,看向西方道:“下吏听说,自博望侯因开通往西域的道路而得封侯后,边地的官吏士卒争着上书孝武皇帝,陈述外邦珍品、怪事、利害,愿为使者。”</P>

“而孝武皇帝认为西域遥远,并非人人愿去,故但凡上书者,就来者不拒,都充入使团,又广召能人异士,刑徒罪吏,不问其出身,赐予符节,派遣出使。”</P>

“于是一年派出使者,多者十余批,少时五、六批,葱岭以东诸邦的,几年就可返回,去远地如安息、身毒的使者,则要八、九年才回。”</P>

从张骞二次出使到汉武帝罢轮台诏,那是汉朝最开放的二十年,也是激荡的二十年。</P>

通过一波波使者的探索,那些《穆天子传》《山海经》里才存在的传说国度,一个个一一被发现,中亚、波斯、印度,乃至于西海之滨的罗马,一个广袤的世界,随着汉使的脚步,展现在汉人面前!</P>

原来世界辣么大。</P>

原来我们的文明,在这寰宇中,并不孤独!</P>

这是属于汉朝的“地理大发现”,许许多多本土没有的物种传入,玉门以西,俨然成了咎待探索的“新大陆”!</P>

探索和发现的大门,是短暂开放后就此关上?还是让它变大,成为路,成为带?</P>

任弘想去西域,原因很多,有前世对那片热土的喜爱,有对历史的遗憾,也有今生困于禁锢的被逼无奈!</P>

“傅公,我想去西域,当然也和孝武皇帝时的诸多使者一样,因为在那,有数不尽的功名富贵!”</P>

任弘道:“也因为在西域,没有人会在意一个人的过去,只看重他的能力和勇略!”</P>

“我麾下的吏士中,和你一样打算的人可不少啊。”</P>

傅介子看着任弘,似乎已经看透了他的目的:</P>

“说罢,你又是哪个罪官家的子弟?”</P>

任宏的身世在籍贯上写的清清楚楚,敦煌区区一督邮都能查到,傅介子更不必说。</P>

任弘知道,自己做的一切努力,成败,都在接下来的一句话!</P>

他向傅介子拱手:“不敢隐瞒傅公,我乃孝武皇帝时,护北军使者任安之孙。”</P>

傅介子恍然:“原来,是任少卿啊……”</P>

“傅公认识大父?”</P>

“当然认识。”</P>

傅介子摸着胡须,看向远方道,笑道:”当年巫蛊事时,我亦在北军!”</P>

……</P>

任弘也打听过傅介子的履历,当然知道他曾在北军的“胡骑营”中做过官……</P>

作为中央常备军,北军八校的营地遍布三辅,八屯校尉中,惟中垒、射声、虎贲、屯骑在城中,分驻四门,而歩兵校尉掌上林苑门之兵,越骑校尉掌越人内附之骑,长水校尉则掌胡骑之在长水宣曲者。</P>

与其他七校尉不同,胡骑校尉在左冯翊池阳县,离长安隔着老远,所以幸运地避开了巫蛊之祸的大乱,甚至没赶上长安的血战,只在追捕卫太子余党中出了力。</P>

傅介子当时只是一个两百石骑吏,跟监护北军的任安更没有直接关联。</P>

但这并不妨碍傅介子在事后,将任安看做一个糊涂蛋……</P>

“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任安作为护北军使者期间,确实很称职,但……”</P>

但是当抉择来临时,任安却犯蠢了。</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